起大早赶晚集 新疆煤化工规划“缩水”

2015-10-20 09:20 来源:新华网

受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以及煤炭市场行情低迷等因素影响,“十一五”以来被“热捧”的新疆煤化工产业在“十二五”后两年开始“脚踏实地”,但新疆煤化工“十二五”规划预计实现的目标产能在“十三五”规划中“缩水”。新疆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人和业内人士认为,煤化工目标规划的缩水是新疆应对大环境不景气的务实之举,新疆煤炭资源丰富但本地消纳能力有限,煤化工产业的目标市场仍是内地,面对当前国内外工业经济低迷的形势,坚持发展宜工宜民的煤制气外运是规避风险的最好选择。

新疆煤化工“起大早、赶晚集”

新疆是我国煤炭资源大区,煤炭预测储量达2.19万亿吨,占全国煤炭预测储量的40%以上。2005年,新疆召开第一次新型工业化建设工作会议,提出把新疆打造成为全国最大的煤炭资源转化产业基地,吸引了数十家国内煤炭煤电煤化工大企业大集团进驻新疆抢占资源先机。

2010年5月召开的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新疆将建设国家大型煤炭煤电煤化工基地和国家能源资源陆上大通道,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加剧了煤炭企业对新疆煤炭资源争抢的速度。

拥有我国最大整装煤田的准东煤电煤化工产业带,自2005年12月开建至2012年底,吸引了中石化、神华、华能、华电等56家大企业大集团入驻,规划实施包括电解铝、煤制气、煤制化肥、煤炭分质综合利用在内的煤电煤化工等项目93个,号称计划总投资超过9000亿元,而与此同时,准东煤电煤化工产业带的煤炭资源也几乎被瓜分殆尽。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十二五’乃至以前,新疆的政策是以项目配资源,企业项目越大,配套的资源就越多,其实很多企业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并非要真正发展煤化工,而是为了煤化工项目背后配套的煤炭资源。新疆煤炭煤质好、易开采,价格低廉,很多露天煤矿的坑口价不过几十元一吨,在2013年以前内地煤炭价位高位运行的时候,企业只要卖煤就能有不错的收益,像哈密、准东等地能把煤倒卖到内地就能赚取更高利益,谁会真心实意花大价钱搞煤化工?很多企业提出的项目和新疆实际规划的项目并不一致,导致媒体统计出较为夸张的数字,让外界觉得新疆煤化工投资已经热潮涌动,实际是口号大于行动。”

“新疆'十二五’规划提出2015年要建成煤制天然气600亿方,实际上到目前,新疆的煤制气目标也只有庆华集团在伊犁的年产55亿方煤制天然气项目一期13.75亿方项目于2012年7月建成投产,到去年底不过向西气东输二线输送煤制气4.6亿方。可见当时很多企业只不过是打着煤化工的幌子在圈占资源。新疆真正开始大规模发展煤化工正是在2013年煤炭价格下跌以后,单纯卖煤没有出路了,企业才开始真心实意着手发展煤化工项目,延伸产业链,向高附加值煤化工产品要效益。”这位业内人士说。

记者从自治区发改委了解到,2014年新疆新开工的重点煤化工项目7个,总投资2043亿元,比2013年在建和建成的重点煤化工项目增加了2个,投资增加近500亿元,还有预备项目7个,预计总投资1900亿元。今年,新疆重点推进13个煤化工项目,其中10个是煤制气项目,累计产能400亿立方米吨/年;2个为煤制油项目,总产能300万吨/年;1个为煤基新材料项目,产能68万吨/年。

煤制气外运成主攻方向

自治区发改委能源处副处长陈伟东说,在即将到来的“十三五”,发展煤化工仍然是新疆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从发展路径来说,就是开发转化、疆能外送,此外国家提出煤炭转化要清洁、安全、高效转化,新疆煤化工“十三五”就是想借助新疆的资源优势、中石化管道和西气东输管道的运输优势,大力发展煤制气,通过管道输送到内地市场。

记者从自治区发改委了解到,新疆“十二五”规划对煤化工提出的目标是,依托优质煤炭资源,以水资源相对丰富或水源较近的伊犁、准东煤炭基地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煤化工,提升传统煤化工,提高技术含量和深加工程度,形成煤制合成氨、煤制二甲醚、煤制气、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焦化七大产业链,尽快建成一定规模的现代煤化工产业集群。到2015年,建成煤制尿素260万吨、煤制二甲醚80万吨、煤制天然气600亿立、煤制油360万吨、煤制烯烃100万吨、煤制乙二醇100万吨;“十二五”期间新增煤焦化生产能力800万吨。


相关文章

推荐信息

热点推荐
我的有色网2013新版闪亮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