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业生死考验

2011-03-16 09:00 来源: 我的化工网

据中国经济和信息化消息称: 2010年,中国汽车市场全年销售1806万辆,稳坐全球汽车销量第一的宝座。但是,对于中国轮胎市场中的外资企业和自主品牌的轮胎企业而言,则各有体味。

今年春节,几年未回老家过年的徐鹏(化名)从广州回到了河北老家。他是华南轮胎橡胶厂的一名成型工,多年来公司春节放假都只有3~5天,由于工作单位离老家太远,所以他近些年从未回家和父母团聚过。

但今年公司通知,延长春节放假时间,停产放假半个月。对于久未归乡的徐鹏来说,内心虽有些许激动,但也有一丝焦虑,“轮胎厂多年的销售业绩都挺好,一下子放这么长假不太正常。”

而就在春节前的1月5日,徐鹏所在的华南轮胎橡胶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与风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双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0623.SH)、杭州中策橡胶有限公司、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黔轮胎A[11.192.94%],000589.SZ)、三角集团、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的六位同行一道,参加了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紧急召开的轮胎经济分析会。

与会者个个愁容满面。“现在国内轮胎企业的老总都要疯了。”杭州中策橡胶有限公司董事长沈金荣说。他们此行的目的是要与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企业共同研究,希望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予以重视。

与国内轮胎企业哀鸿遍野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中国汽车业正在为成为全球第一产销市场而狂欢。

最好的时代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0年底,我国汽车市场增长率虽有所降低,但月均产销突破150万辆,全年产销量分别达到1826万辆和1806万辆,刷新了全球的历史纪录。

中国汽车市场近几年急速飙升的产销数据,让外资轮胎企业有理由相信这是一个“宜将剩勇追穷寇”的绝佳机会。

于是,早在2005年前就已先后进入中国的全球前十跨国轮胎企业,从近两年开始掀起新一轮的产能投资狂潮。

2010年9月9日,日本东洋轮胎集团投资980万美元的张家港工厂正式奠基,计划于2011年底投入生产,起步产能规划为200万条高性能轮胎。而这家新工厂是其继美国“ToyoTireNorthAmericaManufacturingInc.”之后的第二处海外生产基地,更是除日本本土外的第一家亚洲工厂。

一贯保守谨慎的东洋轮胎的扩产举动,成为外资轮胎企业在华加速“跑马圈地”的最好注脚。

2010年11月21日,总投资14.57亿美元的米其林沈阳轮胎有限公司“高性能子午线轮胎环保搬迁改造及扩产项目”正式启动,米其林沈阳新工厂计划于2014年建成投产,年产能力将达到轿车和轻卡轮胎1000万条、卡客车轮胎180万条以及卡客车翻新胎面29.5万条。

与此同时,世界10大轮胎品牌的其他几家在中国市场也各有计划。

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去的12个月内,世界主要轮胎制造商的2010年度投资额超过80亿美元,计划新增1亿套轮胎产能。值得注意的是,吸引轮胎投资最多的地点为中国,总额约在30亿美元以上。

最坏的时代

外资轮胎品牌包揽了中国轮胎市场70%的份额,国内轮胎企业无奈只能以低技术、低价格的手段到国际市场“分一杯羹”。美国“轮胎特保案”发生后,中国轮胎出口美国严重受阻。另外,欧盟、巴西、阿根廷、印度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也对中国轮胎的出口企业提出了反倾销、反补贴调查。

中国轮胎生产企业外贸依存度非常高,60%左右的轮胎出口到国外,15%以上出口到美国。此次失败,意味着国内轮胎企业的产能过剩局面将更加严重。山东盛泰轮胎一名负责人坦言:“我对中国轮胎企业的未来发展持悲观态度。”

除了要直面国外轮胎企业的攻城掠地和对外贸易壁垒外,近期直线上涨的天然橡胶等轮胎原材料价格对国内轮胎企业更是“雪上加霜”。

2010年6月,上海期货交易所天然橡胶主力合约1105从每吨2万多元开始上涨,至2010年10月突破3万元。今年1月19日,天然橡胶价格突破4万元每吨,最高时涨至4.35万元每吨。至3月4日,价格仍在4万元徘徊。

“今年天然橡胶的价格每吨不会低于3万元。”北京中期期货分析师闫琎对记者说。

天然橡胶价格约占轮胎企业成本的50%,掌控着企业盈利的脉门。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轮胎企业能够承受的天然橡胶单价平均在3.3万~3.4万元。超过这个价格,大量轮胎企业净利润将被大幅吞噬,一批中小轮胎企业将面临破产。

目前,有几家轮胎上市企业发布了2010年盈利预减甚至亏损公告。风神股份[11.292.17%](600469.SH)预计2010年净利润将同比减少50%左右;黔轮胎A预计2010年度净利润同比下降50%~70%;S佳通[10.20-0.78%](600182.SH)预计2010年净利润同比下滑50%以上。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轮胎分会秘书长蔡为民介绍,我国轮胎企业的减产限产在去年就开始了,而到了去年年底,这种趋势更加明显。据轮胎分会对我国10家主要轮胎企业的最新统计,2010年12月份,有7家企业产量环比下降,1家持平,2家微有增加。总体下降幅度达到3.6%,个别企业下降20%以上。

按目前橡胶价格采购再按市价出售轮胎,轮胎企业亏损无疑。华南轮胎橡胶有限公司总经理邹勇智吐露了企业延长春节放假时间的苦衷,“少生产就少亏损,企业选择春节多休假、检修设备,是不得已的,但也是目前看来最可行的选择。”

风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锋表示赞同,企业内部无法消化成本上涨因素,“放假是一种企业自救行为。”一同参会的其他几家企业似乎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各自诉求

在原材料上涨的压力下,今年年初,以米其林、普利司通等为代表的跨国轮胎巨头率先上调在中国市场的轮胎售价,幅度为5%~8%。国内轮胎企业如双钱、三角、华南等也随之上调内销轮胎价格5%~8%,出口轮胎价格也有6%左右的上涨。

双钱集团副总经理章万友说,去年双钱已经小步快跑地涨了9次价,总涨幅高达15%,但是轮胎的综合成本却上涨了近40%,还有一大半需要企业自己消化,压力很大。

不过,同样是提高轮胎出厂价格,国内轮胎企业的底气显得有些不足。另一家轮胎企业销售部门的吴经理告诉记者,随着去年下半年以来的几次提价,下游销售商和终端用户的订货量明显下降,公司产品的销售量也跟着下滑,而国外轮胎制造业巨头的产品因溢价能力和附加值高,提价却对他们的销量影响不大。

北京市的一位老出租车司机在提到国产轮胎时恍如隔世:“好多年没用过了国产轮胎了,技术上还是有些差距。像某些国际大品牌的轮胎,尽管单条比其他品牌贵一百多块钱,但我们消费者照样买单。”

但这并不意味着外资轮胎企业一点烦恼都没有。由于整车企业对轮胎企业的议价能力也水涨船高,以至于很多轮胎企业高管都私下抱怨,为整车企业配套的OEM市场,单胎利润已经被整车企业最大程度地压缩。

鉴于此,越来越多的外资轮胎企业开始在全国各地铺设集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网点,转向利润率约是配套OEM市场2~3倍的私人替换胎市场。

普利司通则在全国直营建立“车之翼”专门店,并且在2010年年底扩展到500家。佳通轮胎(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乘用车胎总经理钱平泰则表示,2011年佳通轮胎在替换市场上争取达到10%的份额目标,并在2~3年内实现在全国建设1万家轿车服务站网络的目标。

对于国内轮胎企业而言,眼下最现实的无非是如何渡过难关。华南轮胎橡胶有限公司等七家公司和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呼吁国家有关部门对天然橡胶价格严重扭曲的行情进行高度关注,及时抛售储备橡胶,平抑市场价格,避免行业遭受重创。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会长范仁德表示:“目前天然胶国内满足率在20%左右,而需求占全球的25%以上,国储胶应该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

“尽快投放国储胶,是平抑天然胶价格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沈金荣介绍,去年4月份,国家投放了10万吨国储胶,一下就稳定了天然胶价格。

而针对目前我国轮胎企业的长线发展问题,有业内人士则指出,我国轮胎企业的产品的确存在价格低廉、产品技术落后、品牌价值低、易引起贸易争端等情况,除了应巧妙规避美国等市场,增大对中东、非洲、拉丁美洲等市场的拓展力度外,我国轮胎企业必须从要素密集型转向技术驱动型,增强产品在国际和国内市场的竞争力。否则,将在2012年11月1日实施的欧盟轮胎燃料效率标签法规,仍将使中国轮胎出口欧盟的前景蒙上阴影。


相关文章

推荐信息

热点推荐
我的有色网2013新版闪亮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