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经济开发区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

2011-03-03 08:47 来源: 我的化工网

据通辽日报消息

2011年,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以发展为纲,以招商为要,以民生为本,以晋升国家级开发区为主线,主动承接产业转移,积极融入东北振兴,强两业,兴三区,强化投资、产业、财源、民生四项工作,努力打造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建设东北地区区域性物流中心。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0亿元,增长22%;财政收入达到11亿元,增长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000元,分别增长16.6%和19.3%。

打造“三个链条”,扩大投资。力争全年新开工建设千万元以上重点工业项目25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达到60亿元,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50亿元。抓承接,培育“创新链”,加强与上海漕河泾开发区的密切联系,启动建设1平方公里的漕河泾产业转移基地,承接以风电、光伏为重点的新能源和绿色农产品开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力争年内引进2-3户高科技、高附加值项目。抓平台,构筑“增长链”,健全完善“一区四园”发展框架,在现有园区基础上,着力建设新型煤化工产业园、电子产业园和医药产业园。完成10平方公里的新型煤化工产业园规划。做好东部电子产业园和医药产业园的规划设计,构筑多元化产业“增长链”。抓项目,打造“产业链”,千方百计确保投资45亿元的金煤化工二期40万吨乙二醇生产项目、投资100亿元的吉煤康乃尔苯胺生产项目、投资30亿元的长春皓月肉牛养殖屠宰精深加工项目等12个亿元以上项目,在4月份开工建设。在此基础上,以煤化工乙二醇及吉煤康乃尔苯胺项目、中科风电及强盛风电二期项目、蒙牛和皓月等农畜产品加工项目为依托,重点打造“煤基精细化工、新能源装备制造、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三个百亿产业集群,力争到2015年,三个产业集群年增加值均超过100亿元,吸纳就业1.5万人,形成新城区主要产业支撑。

提高“三率”,做强工业。力争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70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3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64亿元。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0户。提高现有企业产出率,重点围绕阿迪达斯鞋业、天蒙羊绒、泰尔诺食品、金玛科技、工源水泥等规模企业,强化运行调度和指导,推进企业进一步创新改造,扩大产能,力争新增阿迪达斯成品鞋150万双、面料50万米、番茄酱5000吨、碳化硼300吨、水泥80万吨,规模以上企业全年新增销售收入8亿元,新增增加值2亿元。着力提高建成企业达产率,重点推进金煤化工、中科风电、中硕电缆、强盛风电、清谷新禾等10户新投产的规模企业早日达产。全年力争生产乙二醇(草酸)10万吨、风电整机300台、电缆5万吨、塔筒500套、有机食品3万吨。建成企业全年新增销售收入29亿元,新增增加值8亿元。全力提高在建项目投产率,加大蒙牛乳业二期低温奶、非晶硅太阳能薄膜电池、晟阳光伏多晶硅、通源煤炭洗煤等续建重点项目的跟踪协调,确保项目按期建成投产。力争生产高端冠益乳2万吨、多晶硅400吨、洗出煤10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8.5亿元,实现增加值2亿元。

完善“四区”,做大物流。力争全年完成社会商品批发零售总额239亿元,“六场一港”吸纳就业5000人。加快汽贸区建设,稳步推进庞大汽贸城建设,完成4家小车4S店和9家重卡汽车4S店及专营店建设,并着力引进宝马、奔驰、奥迪等新的品牌入驻,不断向北扩张规模,形成辐射周边地区的汽贸交易中心。扩大建材交易区规模,建设港原家居建材城和装饰材料市场。提升煤炭交易区运营质量,完成煤炭市场环保设施,完成通源煤炭一期、开工建设二期200万吨洗煤项目,完成明华能源集团万吨环保集装站项目建设,力争当年新增煤炭交易量1000万吨。开工建设万亩综合物流园区。力争在两年内,在开发区南部形成占地2万亩、容纳物流经营业户2000户、年交易额200亿元、吸纳劳动力就业2万人、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物流体系,为通辽市打造“东北地区区域性物流中心”提供强劲的体系支撑。

抓好“三结合”,扮靓城乡。抓好点、带、区建设三结合,在“融城发展”中谋求增收点,在促农增收中加快融城步伐。点是加快城中村改造。加快闫家村改造步伐,启动三合村改造工程,以汪家村为重点,逐步消除新城区范围内的“棚户区”。带是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带。启动建设横贯开发区北部、连接7个行政村的北环公路,并以此路和查干公路为线,以现代牧场和皓月养殖基地为拐点,发展设施农业4000亩,高效种植7万亩,逐步形成集现代种植业与现代养殖业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带。区是建设农村三产带动区。以贴近新城区,服务新市民为重点,巩固杜家商业区发展,开工建设四期工程,不断增强辐射和带动能力。加快S303线两侧商业区改造,打造更强的创业和转移就业平台。力争全年转移劳动力21000人次。

办好“八件实事”,改善民生。一是巩固免费享受种养业政策性保险、免费享受新农合待遇、子女免费上学等“三免”成果,扩大范围,提高标准。二是努力实现城居养老保险全覆盖;三是提高民政对象补助标准,达到全市最好水平;四是健全养老体系,创新高龄老人福利制度模式;五是扶持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六是建设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免费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失地农民;七是建设开发区北环公路,解决7个行政村道路出行难问题;八是继续提高职工干部工资待遇水平。


相关文章

推荐信息

热点推荐
我的有色网2013新版闪亮登场!